EASYSOUND

easysound听力防护的预防措施

科普

发布时间:2021-01-21

预防听力损失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即使用护耳器,也称护听器)。

(1)工程控制措施应是首先考虑的改进产生噪声的工艺、设备和材料,从治理噪声源入手,尽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噪声的产生,另外其他一些诸如隔声(给噪声设备加罩)、隔振(在产生噪声的设备下加弹簧减振器、橡皮、软木、沥青毡、玻璃纤维毡等)、吸声(在金属板上涂一层



尼材料,如沥青、软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涂料)的控制措施,也可以起到降噪效果。

(2)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要存在噪声危害,管理措施都是必须的,管理内容包括:

--噪声暴露的常规监测和记录;

--对劳动者听力检测的记录管理;

--对工程控制措施的评价;

--对降噪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护耳器选择、使用和维护规程,并进行监督检查;

--对噪声污染区域进行管理,包括张贴警示标牌,规定所有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佩带护耳器;或限制、减少进入人员数量及停留时间;

--对听力保护计划执行情况的审察;

--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缩短暴露时间。

(3)如果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种设计的护耳器可以供不同作业人员选用,如果选择、使用和维护得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国家对作业场所噪声制定了卫生标准,作业场所噪声低于国家

标准,对于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发生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可能性小;作业场所噪声高于国家标准,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并按国家标准【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的要求为劳动者配备耳塞、耳罩。

劳动者可以通过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结果告知牌,了解噪声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1)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劳动者听力保护计划,并指定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2)企业应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监测,确定噪声暴露大于等于85dB(A)的人群,并将监测结果告知有关劳动者;

(3)接触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

(4)企业应对接触噪声作业的人员配备具有足够噪声衰减能力、佩戴舒适的护耳器;

(5)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工程控制措施及护耳器使用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推荐文章

助听器不是 “残疾象征”,而是生活助力
助听器不是 “残疾象征”,而是生活助力

在生活中,有部分人认为戴助听器很丢脸,助听器是老年标志或残疾象征 等错误认知,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让许多需要助听器辅助的人望而却步,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听力健康,更在一定

阅读全文
假如耳朵消失我们会怎么样
假如耳朵消失我们会怎么样

假如我们的耳朵消失了,会有什么变化? 耳朵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早已超越 听觉接收器 的单一功能,深深嵌入生理运作、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的肌理。若这一器官突然消失

阅读全文
别让听力正常成为忽视听力的理由
别让听力正常成为忽视听力的理由

在生活中,我的听力没问题,没必要特意保护 是很多人持有的错误认知。这种想法如同为听力健康埋下一颗 定时炸弹,看似当下无碍,却可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渐侵蚀我们的听觉能力,

阅读全文
佩戴助听器会导致听力继续下降吗
佩戴助听器会导致听力继续下降吗

很多人认为 戴助听器会依赖、导致听力下降,这 是对听力生理规律和助听器工作原理的误解。 对于有听力损失的人而言,及时佩戴专业验配的助听器,不仅能改善沟通质量、提升生活

阅读全文
孩子说话晚需要注意
孩子说话晚需要注意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长大肯定聪明说话晚就是性格内向,等他愿意说了自然就会了 这些流传甚广的说法,让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放松了警惕,甚至将其与 聪明内向 画上

阅读全文
听力损失绝非老年人的 “专属困扰”
听力损失绝非老年人的 “专属困扰”

关于听力损失,社会上存在许多常见的误区, 如错误的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听力下降,年轻人无需担心 ,但是听力损失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家需要引起重视。 在大众的固有认知里,

阅读全文
助听器HIMSA会员是什么
助听器HIMSA会员是什么

助听器HIMSA会员指的是助听器制造商或相关企业成为国际非营利组织HIMSA的会员,从而获得使用其旗下NOAH助听器验配软件和HI-PRO编程器的授权和资格。 HIMSA全称:Hearing Instrument Manufactu

阅读全文
二合一编程器正常运行的条件
二合一编程器正常运行的条件

二合一编程器正常运行的前置条件: 1.电脑系统: ①win11系统需要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后重装驱动,win10及以下的系统无需此操作。 ②电脑操作系统需要保持更新。 2.杀毒软件: ①需

阅读全文